-
永鎮海濱公園
永鎮海邊是壯圍著名的海濱聖地,這裡舖滿了細緻的沙灘,是民眾踏浪、散步、遠眺龜山島的好地方,尤其這裡的晨昏,更是美麗,許多人在經過濱海公路時,都會忍不住的駐足觀看。順著步道漫步,旁邊的小亭子,可供民眾休息乘涼,而每年的中秋佳節,這裡更是許多人烤肉賞月的最佳去處。 -
東港出海口
位於壯圍鄉的東港出海口,這裡舖滿了細緻的沙灘,是民眾踏浪、散步、賞鳥的好地方,尤其這裡的晨昏,更是美麗。在經過規劃後呈現不同的風貌,不但有自行車道、歇腳設施、賞景平台,遊客還能歇歇腳品嚐當地特色小吃。 -
永鎮廟
清乾隆九年,先民陳鎮民、陳福老等,為求不忘源流,乃迎漳州開漳聖王祖廟分靈金身作守護神,經北海岸登陸本地,結草安位。數年後此地人煙成集,為求神靈護鎮、保平安,定廟名為「永鎮廟」。爾後大陸移民日增,香火鼎盛,乃於嘉慶元年由林助老倡議籌建新廟。道光十五年因廟內建築腐爛,於翌年重建同年落成。光緒二年正月以年 -
永惠廟
永惠廟奉祀主神開漳聖王,依據本鄉先輩傳述,早於一百三十五年前,林娘興邀集牧童伴以泥塑一尊聖像,即今廟內「老開基」神尊,以茅草搭廟供奉膜拜,然地方人士發現神威靈感,信徒參拜日眾,經神靈指示林娘興任乩童,遇有村民病痛祈求不藥而癒,解決民眾疾苦。由於當時乃一片草埔為牧童放牧牛隻之地,通稱牛埔仔,即本廟俗稱 -
補天宮
台灣奉祀女媧娘娘的寺廟並不多,香火鼎盛的大福補天宮是其中之一。在中國神話中,女媧是伏羲的妹妹,當盤古開天後,世界上僅有花草樹木而未有人類,後來女媧依自己的形態捏造了許多小泥人,故女媧娘娘可說是人類的母親。此外,在某次水神與火神的戰爭中,水神因戰敗而羞愧,因此朝西方的不周山撞去,殊不知這不周山乃是撐天 -
壯圍番社同安廟
清光緒三十二年,吳永,吳浚龍之先祖父吳得利等,發起組成「玄天上帝神明會」,以共同信仰玄天上帝為中心。後來由於會員人數眾多,經研議募捐籌建廟宇,選擇壯圍鄉東港村興建廟宇一座,廟名為「同安廟」。民國三十八年,因廟宇年久坍壞而改建。據聞,因廟址交通不便,帝爺曾經多次顯靈,須將廟宇遷建於現址,乃於民國七十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