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烏石漁港
歷史沿革烏石港的名稱由來,是緣自於港內的巨大黑色礁石,它曾是宜蘭的第一大港,當年清廷在此設有海關及炮台,以防止敵寇入侵。在其全盛時期,更有河道直達頭城慶元宮及盧宅前的十三行,各類民生物資都由此進出,當年商船雲集的盛況,也為其嬴得了『石港春帆』的美稱。後來,由於河道淤積及美國船隻在港外觸礁沈沒,造成港 -
竹安溪口
竹安,位於得子口溪的出海口,這裡的養殖漁業盛行,主要以九孔、鰻魚及草蝦為主,而其海濱沙地,除了適合賞鳥外,還可見到傳統的民俗活動-牽罟。所謂牽罟是當魚汛時,漁民們用竹筏牽著網罟,繞著海岸將魚群收到網內,然後由岸邊的人合力拉繩,將漁貨拉上岸,而參加牽罟的人都能分到漁貨。竹安位於濱海公路上,距頭城及頂埔 -
龍潭湖
原名大陂湖的龍潭湖,是礁溪最大的湖泊,三面環山及如明鏡般的湖面,令人心曠神怡。湖畔的龍潭寺及福嚴護國寺令人有暮鼓晨鐘的恬靜感,本區適合從事環湖健行、垂釣、泛舟等活動。 -
武暖石板橋
武暖-是昔日噶瑪蘭人的聚落,這裡有一座知名的石板橋,是清代礁溪通往宜蘭的官道。當初的石板橋是用六塊由大陸運來的壓艙石所搭建,長約四公尺寬約二點六公尺。在石板橋的旁邊有一塊「重修石橋捐款銀員碑」,因質地堅硬,所以常被附近的農民做為磨刀石,時間一久也就磨出了凹痕了;另外這裡還有科舉時代武舉人胡文成所得的 -
跑馬古道
跑馬古道全長五公里,是礁溪通往北宜公路石牌的跑馬路,清代時是先民運送物資的便道,到了日據時代則被拓寬成為守備道路,跑馬古道現已被闢為登山步道。走在古道上沿途風光明媚,有小橋流水、還有豐富的林相,尤其在夏季時漫步於此特別涼爽怡人,您也能登高望遠,鳥瞰山腳下的蘭陽平原景色與屬於異鄉遊子們心靈的故鄉-「龜 -
吳沙故居
昔日荒涼的蘭陽地區,因為吳沙帶領漢人的墾殖,而逐漸繁榮,也因此,吳沙被奉為開蘭的先祖。當年吳沙在四圍(現今四城)興建三合院大厝,其後世子孫也因此定居於此,在吳宅正廳供俸著吳沙的遺像,並懸掛許多牌匾。古老的宅院、往日的豐功偉業,一切盡在不言中。